耶穌基督再來:審判、救恩與耶路撒冷的救贖
目錄
- 背景介紹
- 耶穌基督的歸來
- 光輝的再來
- 瑪拉基書中的預言
- 神的審判與戰爭
- 耶路撒冷的救贖
- 耶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
- 那些將被審判的國家
- 相信的機會
- 簡單的救恩方程式
背景介紹
在《啟示錄》第19章第11節中記載著:「我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馬的乃稱為『信實』和『真實』,他按著公義審判爭戰。」這是一段美麗的經文,講述著上帝親自降臨,以白馬駕臨地上的景象。這裡稱之為「信實」和「真實」的也就是基督,耶穌基督親自告訴祂的門徒,祂將再次回來。許多先知們預言祂將以帝王的形象再次降臨,為約蘭城以及錫安城釋放。
耶穌基督的歸來
《撒迦利亞書》14章1-4節對於耶穌基督的再來有精彩的預言,講述著上帝將降臨向那些攻擊耶路撒冷的國家復仇。但同時,祂也將釋放耶路撒冷,復興錫安。事實上,耶穌的再來已經開始進行。在《撒迦利亞書》14章中,祂首先與144,000的選民一同登上錫安山。然後,祂降臨在雲中,並以此舉呼召地上的義人,無論是活著或已故的,向祂聚集。
光輝的再來
那麼,根據《啟示錄》19章11節,耶穌基督將騎著馬再次降臨,並為了審判國家而帶來戰爭。祂將為被践踏的耶路撒冷以及受壓迫的信徒伸張正義。這段經文與《撒迦利亞書》完美呼應。耶穌的第一次降臨並不是為了帶來審判,你還記得祂來時的使命:「聖靈的靈感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章18-19節)在這裡,祂沒有提到「主要悅納的日子」,因為祂第一次降臨並不是為了審判。
瑪拉基書中的預言
瑪拉基書是舊約聖經中的最後一卷,它記載了上帝透過瑪拉基的預言指示未來的事件。在這段經文中,瑪拉基預言了耶穌基督的再來以及上帝對那些抵擋祂的國家的審判。這段預言與《啟示錄》中的記載相呼應,進一步確定了耶穌基督將再次降臨來審判各國。
神的審判與戰爭
耶穌基督的再來將帶來兩個主要目的:審判和戰爭。這是為了清算那些背叛神的國家,以及對耶路撒冷進行殘暴行為的國家。審判和戰爭的降臨將為那些不接受「獸印」的人帶來報復。經文告訴我們,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即三十五億以上,將在這場審判中喪生。耶穌基督的再來將給予那些受苦的義人公正的伸張冤屈的機會。
耶路撒冷的救贖
在這些審判中,耶路撒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座聖城將被践踏,並成為那些對上帝和祂子民進行迫害的國家的目標。然而,上帝將不容許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根據瑪拉基書的預言,祂將進一步降臨到耶路撒冷,開展正義的戰爭,將救贖帶給被囚禁的耶路撒冷和困擾中的信徒。
耶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
按照《啟示錄》19章11節所述,耶穌基督將以一匹白馬再度降臨。這次,祂來的目的是為了執行神的審判,並對那些背叛祂的國家進行懲罰。這將是一個偉大而可怕的日子,被稱為「主要悅納的日子」,神的悅納將降臨到地上,對不義行為進行制裁並扭轉事物的走向。
那些將被審判的國家
根據這段經文,那些背叛上帝和迫害信徒的國家將受到耶穌基督的審判。具體的國家名稱並未在聖經中提到,但這段經文向我們展示了上帝的審判將降臨到全世界。沒有接受「獸印」的人將得到公正的制裁,而那些對耶路撒冷進行殘暴行為的國家將受到特別的懲罰。
相信的機會
無論你是否相信,現在是尋求主的時機。耶穌基督的再來將帶來審判和戰爭,但祂同時也帶來了救恩的機會。祂以最簡單的方式呼召我們,只需要呼求祂的名字,相信祂並遵從祂的旨意。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救恩方程式,絕不需要特殊的努力或行為。
簡單的救恩方程式
- 扣動心弦,感知耶穌基督的呼聲。
- 相信祂,相信祂已經為你的罪而死。
- 遵從祂的旨意,順從祂的教訓。
- 體悟神的慈愛,並尋求與祂的親密關係。
別猶豫,現在就開始你與神的旅程吧!
FAQ
Q: 耶穌基督的再來是否代表世界末日的來臨?
A: 耶穌基督的再來是審判和救恩的時刻,並不完全代表世界末日的來臨。審判將降臨到那些背叛神的國家,而救恩將帶來機會讓人相信並得到拯救。
Q: 耶路撒冷在耶穌基督的再來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A: 耶路撒冷在耶穌基督的再來中是至關重要的。這座城市將被釵受到踐踏和迫害,但同時也將獲得救贖。耶穌基督將降臨到耶路撒冷,拯救那些受壓迫的信徒。
Q: 審判會對每個人施以公正的制裁嗎?
A: 審判將根據每個人的行為和信仰施以公正的制裁。那些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並順從祂的旨意的人將得到拯救,而那些拒絕祂並迫害信徒的人將受到懲罰。
Q: 除了耶穌基督的再來,還有其他救贖的途徑嗎?
A: 耶穌基督的再來是上帝為人類帶來的最大救贖的途徑。祂是唯一的中保,只有通過信仰祂和遵從祂的旨意,我們才能得到永生的救贖。
Q: 審判將如何影響不信者?
A: 審判將給予每個人公正的制裁,不信者將面臨永遠的懲罰。然而,在這之前,他們仍然有機會相信耶穌基督並得到救贖。
資源
注意:本文中的所有台灣本地表達均經過確認,以確保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