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國際會議:非洲瓜分擺平嶄新起點
目录
- 简介
-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的非洲大陆
- 柏林会议:非洲瓜分的开端
- 1885年通用行为:划定非洲边界
- 划分领土与殖民统治
- 种族冲突与国家瓦解
- 后果:对非洲的长期影响
- 非洲的经济开发与外国压迫
- 从非洲族群到欧洲语言的转变
- 刻薄的殖民主义并非废墟的非洲
- 结论
简介
本文将重点探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非洲国际会议“柏林会议”,该会议开启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和殖民统治时期。我们将了解柏林会议的背景、目的以及对非洲大陆产生的重要影响。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探讨柏林会议对非洲经济、民族冲突以及后续殖民主义的长期影响,并讨论该会议对非洲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民族认同的转变。让我们一起深入研究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期,以更好地理解当代非洲社会和问题的根源。
🌍 柏林会议:非洲瓜分的开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积极探索、分割和征服非洲大陆。这个时期被称为“非洲瓜分时期”,是协商结束非洲殖民瓜分竞争的时期。柏林会议是一系列谈判,参与者包括来自1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代表。他们在会议上决定了如何进行无主土地的划分。会议从1884年11月15日持续到1885年2月26日,期间这些大国描绘了非洲瓜分的图景,除了已划定的殖民地边界外,他们决定了如何将非洲领土划分给自己。
➜ ⚙️ 1885年通用行为:划定非洲边界
通过1885年的《通用行为》,柏林会议正式宣布刚果河流域的中立性,并保证了该流域内的所有国家的贸易和航运自由。该行为禁止奴隶贸易,拒绝葡萄牙对刚果河河口的主张,从而使比利时能够建立起独立的刚果自由邦。这个重要的决定为欧洲国家在非洲领土上的殖民主义开辟了道路。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国家拓展非洲土地的行动比较缓慢,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和南部地区。直到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提出吞并刚果的计划,非洲被视为研究、贸易和殖民的潜力不大。
然而,法国、葡萄牙和其他国家对比利时的计划表示了兴趣,并开始自己的殖民扩张。法国派出了海军军官皮埃尔·德·普拉扎来中非,他在刚果盆地旅行并为自己的同富有意向的朋友团区划划定了领土。同时,葡萄牙已经与刚果帝国达成条约,并与其老盟友英国一起阻止刚果自由邦进入大西洋。随着斯坦利在刚果盆地勘探工作的进展,英国、法国、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家之间在非洲的控制地带得到了更明确的划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各个欧洲列强争相争夺更多的土地,并消除任何可能干扰欧洲议程的次要局部统治者。
故事
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开始对非洲展开探索、分割和征服。这一时期被称为“非洲瓜分时期”,柏林会议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
【😮 看似无计可施的非洲】
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国家并未急于利用非洲土地的潜力,他们主要将殖民地设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和南部非洲的深南部。直到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宣布他的计划,非洲被当作一个尚未被开发的潜力巨大的地区。然而,在此之前,非洲大陆在欧洲外交中被忽视了很长一段时间。除了一些沿海交易点外,欧洲国家与非洲部落领袖基本上只建立了贸易关系。
【🔎 转折:柏林会议的召开】
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宣布计划资助探险来探索刚果地区,并在1879年派遣了亨利·莫顿·斯坦利前往刚果。在同一年,法国开始修建位于今天的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以东的铁路,希望进入非洲撒哈拉地区的潜在大市场。此外,法国还与英国一同控制了埃及的金融控制权。斯坦利在刚果作为比利时国王腹心人物的特使期间,法国获悉了利奥波德的计划,并开始组织自己的殖民扩张。法国海军军官皮埃尔·德·普拉扎被派往中非,在刚果盆地旅行并划定了属于自己的领土。与此同时,已与刚果帝国建立条约关系的葡萄牙同他们的旧盟友英国一起封锁了刚果自由邦通往大西洋的通路。
【⚔️ 竞逐与危机】
斯坦利在刚果的探险为英国、法国、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家在非洲的控制地带的划分提供了基础。随着法国在非洲扩张领土,如今的刚果共和国和几内亚,他们无意中部分说服了意大利加入了三国同盟——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协议。由于意大利加入的原因,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精心制定的计划受到了干扰,迫使德国也加入到非洲瓜分的竞争中,从而对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构成了威胁。
【✊ 联合与瓜分的规则】
在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利奥波德能够说服英国和法国,自由贸易对殖民地是有益的。在英国和葡萄牙的支持下,他成功地说服了其他国家,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制定关于殖民、贸易和非洲官方瓜分的共同政策。此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奥地利、比利时、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挪威、意大利、荷兰、葡萄牙、俄罗斯、西班牙、奥斯曼帝国和美国。尽管柏林会议并未直接导致非洲的瓜分,但它确实对整个非洲大陆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会议为非洲的征服和瓜分规定了一套规则和方法,使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的游乐场。毫不顾及非洲土著居民,这些强大国家充分利用自由的资源,随意侵占它们的土地。
【🌍 后果:非洲的长期影响】
柏林会议为非洲大陆带来了一系列后果,这些后果至今仍然影响着非洲。会议为殖民和瓜分非洲奠定了规则,为外国列强肆意夺取非洲大陆的资源铺平了道路。这些列强以低廉的工资剥削地方居民,提取原材料。他们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帮助非洲人民。会议还建立了“有效占领原则”,这意味着欧洲列强必须实际控制地区才能宣称拥有。为了统治其所占领的领土,欧洲人开始使用武力。刚果自由邦成为了残暴行径的发生地,利奥波德二世委任武装力量,强制征收橡胶、象牙和其他材料,导致当地居民遭到恐吓和残暴对待。
【⚔️ 战争中的非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利用非洲居民填充自己的队伍,尽管非洲居民对欧洲并没有什么情感依附。规模更大的后果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这些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基本上都独立了下来,但它们沿着柏林会议奠定的破坏性道路继续前进。许多非洲国家在柏林划定的国界之内,形成了殖民时期划分出来的人工国家。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出现了民族冲突,进一步削弱了它们的稳定。
🌍 非洲的经济开发与外国压迫
柏林会议的首要任务是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定方法。然而,在这一机会中,殖民国的民众福利却被置于次要位置。会议的主要关切是三个方面,我引用一下:“商业和工业国家的利益,这些利益迫使各国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掌握刚果地区的国家,他们的权力将与他们的责任相对应;以及一些慷慨的声音已经向您们建议,关注土著人口的利益。” 尽管柏林会议坚称他们关心土著人口的利益,却坚决拒绝考虑主权和对他人土地和资源索取的合法性。
柏林会议的开幕词中,俾斯麦甚至明确表示:“与会代表的召集者并没有就非洲国家或欧洲在非洲的主权问题进行讨论。” 此外,他们对非洲人的不尊重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没有一个非洲人参加会议,并且对桑给巴尔苏丹试图获得邀请的努力进行了嘲笑。
这种对非洲土著居民的无视和对盗取他们土地和资源合法性的漠视,为欧洲列强在非洲大陆的掠夺行为提供了借口。他们掠夺非洲的自然资源,对土著居民进行低薪辛苦工作。他们所做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开发原材料,而不是帮助非洲人民。柏林会议所确定的有效占领原则强迫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实际占领,使得他们能够无视非洲文化的流动性,并将土著非洲人重新组织起来,以便更容易地控制和统治。
🌍 从非洲族群到欧洲语言的转变
柏林会议改变了非洲各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民族认同。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欧洲人将非洲居民重新组织成他们能够理解和容易控制的群体和单位。牛津大学的教授特伦斯·游击者指出,这个时期是非洲传统文化、种族认同、习俗法以及传统宗教被系统地背叛的时期。在殖民统治之前,非洲被多元化、灵活性和多身份所特征化。然而,在非洲人重新组织为“易于控制”的单位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比方说,喀麦隆、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和布基纳法索等国家讲法语,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在法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乌干达、南非和津巴布韦等国讲英语,因为大不列颠控制着这些地区。柏林会议加速并规范了非洲国家的行动,这导致了非洲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洲大陆最重要的语言分为法语和英语这两大类。
🌍 刻薄的殖民主义并非废墟的非洲
柏林会议所确定的规则和方法为欧洲列强殖民非洲大陆提供了合法性,然而,这种等级制度不仅剥夺了非洲人的自由和资源,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幸的是,这些后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扭转。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获得独立,但非洲国家继续在柏林会议规定的破坏性道路上前进。许多非洲国家在柏林会议划定的国界之内形成了人工国家。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出现了民族冲突,进一步削弱了它们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尼日利亚、苏丹和肯尼亚等国在国界内聚居着多个民族,这导致了长期的民族冲突和政治不稳定。
不过,非洲的发展并非完全停滞不前。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非洲国家积极推动本地产业的发展,加强国内和区域间合作,以实现自主经济增长。同时,非洲大陆的文化和民族认同也在不断进化和发展,重新发掘和弘扬传统非洲价值观和艺术形式。
结论
柏林会议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为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和殖民统治提供了合法性。这个会议加速了对非洲的掠夺行为,剥夺了非洲人的自由和资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导致了持续的民族冲突和政治不稳定。虽然非洲国家在独立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柏林会议所产生的后果至今仍然影响着非洲大陆。然而,非洲国家正在积极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并重新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柏林会议的历史背景和后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当代非洲社会和问题的根源。
参考资源:
- Johnson, H. A. (1983). The Berlin Conferenc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Partition of Africa. 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24(3), 299–315. doi: 10.1017/s0021853700028064
- Bertoncini, Y. (2002). The 'Scramble for Africa' and its consequences. Africana Bulletin, 50(2), 43–49.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cleiden.nl/sites/default/files/migrate/Africana_Bulletin/AB_Righting_Female_Genit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