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作者观念的复活

Try Proseoai — it's free
AI SEO Assistant
SEO Link Building
SEO Writing

后现代作者观念的复活

目录

  1. 绪论
  2. 书籍的背景
  3. 作者的死亡
  4. 文本的死亡
  5. 读者的死亡
  6. 作者的复活
  7. 文本的复活
  8. 读者的复活
  9. 结论
  10. 参考资料

绪论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Caleb,这是Theophile频道,在这里我们聊聊书籍,交流对上帝的看法,以及和善的对话。很高兴你们能在这里,本期视频我们将讨论《这段文字中是否有意义》一书。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关于这本书的背景,其次我们会逐章介绍书中的论点,最后我们会谈谈作者希望我们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些重要教训,包括一些在评论中被低估的教训。所以,我们开始吧!

书籍的背景

《这段文字中是否有意义》一书由凯文·范·胡泽尔于2009年出版,由Zondervan学术出版社出版,共计506页,采用了厚实的纸张,并附有大量脚注和参考文献。这本书的出版背后有几个故事。首先,胡泽尔博士提到了他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爱丁堡分校教授系统神学课程时的经历。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举手发问:“教授,你的真理主张压迫了我。”胡泽尔说,那时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因为如果有一个课程在那里真理主张可以被允许存在,那就是神学课程,因为每个人都在探讨他们关于现实的大理论。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们也会说:“你压迫了我,压迫了我的真理主张。”他说,他决定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出版背后还有第二个故事,与书名《这段文字中是否有意义》有关。实际上,这个书名是根据另一本名为《这个班级中是否有文本》的书而来的。作者斯坦利·费什是一位后现代语言理论家,他在书中讲述了很久以前的一个不同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一位教授在教授他的课程时,一位学生举手发问:“教授,这个班级中是否有文本?”教授回答:“哦,是的,教科书在这里。”学生解释道:“不,不是教科书。我想问的是,在这个班级中我们相信文本吗?或者我们相信文本只是由阐释者所说的东西构成的?”教授回答道:“不,这个班级中没有文本。”所以,这就是斯坦利·费什的书名,而凯文·范·胡泽尔非常巧妙地将其改编为《这段文字中是否有意义》。这两个故事是这本书的背景,该书探讨了基督徒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在解释学上的应用的回应。

作者的死亡

3.1 德里达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作者的概念。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是第一个对作者提出质疑的人。德里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作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他的意图就成为了文本的绝对含义。德里达认为,尽管作者可能有意图通过文本传达某种信息,但如果我们将作者的意图看作文本的唯一意义,那就是一种压迫行为。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利用文本,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同样有效的。例如,在读以赛亚书时,我想了解以赛亚的意图,而你可能只关注园艺计划,想了解古代近东的葡萄园和黄瓜地。德里达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使用以赛亚书,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方式定义为文本的绝对含义。德里达没有真正宣告作者的死亡,但他相对化了作者的地位,认为作者的意图并不是确定真理或含义的最终裁决者。但是,他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福柯提供了发挥空间,福柯将这个概念推向了极端,宣告了作者的死亡。

3.2 福柯的观点

福柯的观点对作者的概念产生了更大的冲击。福柯认为,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具有艺术性的个体,他只是特定文化中的观念、偏见和二元对立的代言人。如果我们阅读以赛亚书并希望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以赛亚本人相信的内容,我们只能得出结论:我们能知道的只是以赛亚所处文化的假设、文化类别和二元对立,在整个文明中通过以赛亚之口传达的那些概念只是代表了文明中强加给以赛亚的概念。这种观点在常春藤盟校的文学批评中大行其道,我认识一位英文学位的朋友,她学到的文学批评不是理解简·奥斯汀的意图或她的文笔之美,而是从文本背后看文学批评意味着看简·奥斯汀文化假设。这就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这时作者真正开始死亡的时候,那并不是在讲到上帝那部分之前。这里不只是谈论“以赛亚”,这主要描述了后现代主义者对于作者观念的否定,拒绝其真实性,并强调了文本外的因素对文本本身的制约作用。

文本的死亡

4.1 语言的影响

如果一个文本的意义并非由作者决定,那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来寻找答案。然而,后现代解构主义者们认为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和对世界认知的方式是不中立的,语言本身决定了我们所能思考的内容,语言本身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既然语言显然早于任何书面语言的出现,那么书籍本身就受到了所使用的语言的限制。因此,如果以赛亚用现代英语而不是古希伯来语来表达他的思想,那他所传达的思想将会不同,因为语言不是一种被动的工具,它在主动地限制了能够被传达的思想。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后现代主义者经常用一个思维实验来解释这个观点,即如果上帝将现实以语言形式说出,那么他选择的语言将决定他所能创造的世界。例如,如果上帝用古希伯来语说出了夜与日、陆地与空气的区分,那么古希伯来语将决定上帝所能创造的世界是怎样的。如果上帝用俄语说出了现实,那他将无法创造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因为俄语会迫使他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思维实验在后现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德里达本人在他对柏拉图的作品《克里提亚篇》的诠释中就写到了语言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它在思想的可思议性或可理解性上起到了积极的制约作用。尽管他本人倡导的观点很天才,但总的来说,语言并非只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它事实上积极地制约着我们思考的界限。那么,如果文本本身受到超越文本范围的影响,我们又如何能找到其中的意义呢?

4.2 互文性

文本的意义在于与其他文本的对话中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个概念叫做互文性。如果只有一篇文本,它有着独立而完整的意义;但是,当你将两篇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话时,它们会创建一个新的上下文,这个上下文会改变它们本身的意义。基督徒已经熟悉这个概念,例如,以撒献祭的故事和耶稣受难的故事。每个故事本身都有意义,但当你将它们并列起来时,就创造出了一个更大的上下文,即《圣经》,这个上下文将微妙地改变两个故事的意义。这就是互文性。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却想要破坏这种意义追求,他们问道:“你凭什么压迫我,告诉我只能将某些书籍放在一起对话?为什么我不能将以撒献祭的故事、耶稣受难的故事、《哈利·波特》和《马克思主义宣言》都放在一起对话,然后创造一个更大的上下文,使每个故事的意义都因其他故事的存在而改变?”对于每个人想要进行的对话伙伴,文本可以有无限多的意义,每个个体文本的含义都可能是无限多的。那么,如果我们无法在文本本身中找到稳定的意义,我们该怎么办呢?

读者的死亡

5.1 理解主体性

如果我们作为读者运用良好的解释方法来阅读文本,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其中的含义。然而,理查德·罗蒂指出,没有一种客观地看待文本的方式,独立于你想从文本中获得的用途。作为一个主观的个体,你有自己的目标和不断发展的方向,你只能以你的目标为导向来理解文本。你永远无法客观地看待文本,独立于你将如何以主观的方式利用它作为你自己发展轨迹上的一部分。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阅读美国宪法,你可能希望将其用于指导我们应该如何管理美国政府。然而,其他人可能会使用该文本来理解自己的权利,例如,如果我只是一个五分之三的人类,我是否有权利投票,或者当我们阅读以赛亚书时,你可能希望将其用于在讲道中传递信息,而另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古代亚述人,他可能希望从文本中得到完全不同的东西。罗蒂认为,你的主观利用需要决定哪些部分的文本对你来说更重要,你永远无法客观地看待文本。但是,如果有人说:“我可以站在一个超越主观的地方来观察我自己和文本”,罗蒂就会回答:“哦,真的吗?请问你能在哪里找到那个不带主观的语境,从中观察你自己和文本?”这是一个神话,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地方,你只能是一个不断追寻目标的主体,永远都无法从一个神话般的中立区域出发来观察自己和文本,读者已经死去,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这句话有可能是真的。

5.2 自我的存在

关于理解主体性的观点,另一个反对读者存在的观点来自对“你”的概念的否定,这是一个装作一个神话主义的东西,想让你相信有一个“你”。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你”无非只是身体内共存的一堆欲望。你拥有性欲、生理欲望、精神欲望、语言欲望等等,不同的欲望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驱动着身体,但称“你”为一个单一、一致的实体纯粹只是为了帮助你处理生活的谎言。有一位法国哲学家说,《圣经》开始出错的地方不是在谈论上帝的部分,而是在谈论亚伯拉罕的部分。没有亚伯拉罕这个人,只有一个包含不同欲望的身体,没有“我”。只有当我们活在上帝的面前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生活方式。亚伯拉罕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个身体中的欲望群体,但却没有一个“我”。为了活在上帝的面前,如果没有一个“我”,就不可能称为读者,这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对读者概念的否定,否认了其真实性,并强调读者在文本范围之外的因素对文本本身的制约作用。

作者的复活

作者观念并没有真正消亡,而是被相对化了。作者之死表明作者的意图并不是确定真理或含义的最终裁决者,但作者观念复活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可以尝试更加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寻找更深入的理解。虽然作者的意图可能不是唯一的含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的背景和文化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文本,并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意义。

文本的复活

文本的意义可能并不是固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理解它。互文性的概念提醒我们,在与其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通过将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并创造出一个更大的上下文,这个上下文扩大了各自文本的意义。尽管每个文本本身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当它们与其他文本对话时,它们的含义会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这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方式来看待文本,从而理解其中的意义。

读者的复活

尽管读者的主体性和客观观察文本的可能性受到了质疑,我们作为读者仍然可以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我们的丰富经验和目标导向的解读方式使我们能够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理解。虽然我们无法摆脱主观性,但我们可以通过扩大我们的思维和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其他观点,更好地理解文本。我们有责任以负责任的方式阅读并尝试理解文本的多样性。我们的主观性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密不可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理解文本的意义。

结论

尽管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对作者、文本和读者的观念提出了质疑,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全面理解这些观念,为我们的福音传播工作提供更好的方式。了解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世界观,还能够向他们传播我们的理念。我们必须理解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这些观点感到吸引,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世界观中的美丽之处时,我们才能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些观点实际上并不美丽。作者的复活、文本的复活和读者的复活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下一期视频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复活。希望这对你有帮助,希望能再次见到你。

参考资料

  • Zondervan Academic (2009). Is There a Meaning in This Text? Zondervan.
  • Derrida, J. (1976). Of Grammat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Fish, S. (1980).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oucault, M. (1977). What Is an Auth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orty, R. (1989).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e you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seo writing?

SEO Course
1M+
SEO Link Building
5M+
SEO Writing
800K+
WHY YOU SHOULD CHOOSE Proseoai

Proseoai has the world's largest selection of seo courses for you to learn. Each seo course has tons of seo writing for you to choose from, so you can choose Proseoai for your seo work!

Browse Mor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