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血小板異常與疾病
目錄
- 血小板異常與疾病
- 血小板異常疾病
- 出血型血小板疾病
- 局部出血
- 全身性出血
- 後天性出血
- 先天性出血
- 血栓型血小板疾病
- 散在性血管內凝血
- 血小板數量異常
- 血小板功能異常
- 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
- 血小板附著功能異常
- 血小板分泌功能異常
👉 血小板異常與疾病
在這個影片中,我們將討論與血小板有關的異常現象和疾病。血小板是指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中的細胞。在這個影片中,我們將討論血小板異常以及一些與血小板相關的疾病。血小板異常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形態異常,分別是巨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和血小板線索現象。
1️⃣ 巨血小板
巨血小板表示骨髓提前釋放引起循環需求增加,通常比紅血球更大。巨血小板的出現可以在巨血小板綜合徵中見到。
2️⃣ 血小板凝集
血小板凝集是血小板在外周血液塗片中聚成團塊或群聚的現象。血小板凝集的原因並不總是病理性的,例如血液提取速度較慢時會使血小板聚結,或由於抗凝劑EDTA的影響引起,也可能是樣本老化所致。病理性的血小板凝集可能與血栓性血小板激素相關。
3️⃣ 血小板線索現象
血小板線索現象是指血小板在血液塗片製備之前就已激活,其特點是具有蜘蛛網狀或線狀突起。這些是血小板形成凝血或凝固所形成的纖維線。
4️⃣ 血小板附著
血小板附著是指血小板附著在白血球上形成環狀或圍繞白血球的現象。這在體外並無臨床意義,但它可能導致假性血小板減少。
👉 血小板異常疾病
根據以下分類,血小板異常疾病可以分為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以及定量或定性的疾病。
出血型血小板異常疾病
出血是指需要物理干預的嚴重出血。它可以是局部性或全身性、獲得性或先天性的。
- 局部出血:單一位置或血管缺陷的出血。
- 全身性出血:多個部位的出血,並且是自發性和反復的出血,或者需要物理干預和輸血補充。
- 獲得性出血:由於維生素K缺乏、肝病或腎功能衰竭等狀況而產生的出血。
- 先天性出血:非常罕見的疾病,會導致小創傷或損傷後多次出血。先天性出血性血小板疾病的例子有von Willebrand病和不同因素缺乏症。因子1缺乏導致纖維蛋白原缺乏症,而因子8缺乏則稱為血友病A,因子9缺乏則稱為血友病B,而因子11缺乏則稱為血友病C。
血栓型血小板異常疾病
血栓形成是由於血流異常引起的血小板或纖維蛋白凝塊不當形成而堵塞血管。這種情況就是血栓。
- 散在性血管內凝血:也稱為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它是全身性疾病的次發症,涉及所有止血系統。在DIC中,纖維蛋白微血栓會部分阻塞小血管,這會消耗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溶酶酶,這一系列事件會引發一系列的毒性和炎症過程。
👉 血小板數量異常
血小板數量異常可以是增加或減少的,這種變化可能會導致血液凝固障礙。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是指循環中血小板數量異常增加,血小板計數超過每微升450,000以上。這可能是由於炎症、創傷或其他潛在不相關的狀況所產生的。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是一種只與炎症、創傷或其他潛在不相關的狀況相關聯的血小板計數升高。
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減少是指血小板計數小於每微升100,000,這是引起臨床重要出血的最常見原因。
👉 血小板功能異常
血小板有多種功能,包括聚集、附著和分泌。血小板功能異常導致這些功能中的改變。
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
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是指血小板表面受體(gp2b3a)缺陷所引起的聚集異常。
血小板附著功能異常
血小板附著功能異常是指血小板表面受體(gp1b59)缺陷所引起的附著異常。
血小板分泌功能異常
血小板分泌功能異常是指儲存池疾病等導致的血小板分泌功能異常。其中,Hermansky-Pudlak 綜合症是一個典型的儲存池疾病,患有此疾病的人的血小板儲存池的密度明顯減少。
這就是我們關於血小板異常和疾病的概述。請觀看其他兩個關於紅血球和白血球異常的影片。謝謝觀看!